最新消息
近日,城廂區網站公布了,莆田市城廂區人民政府關于綬溪公園狀元廣場周邊配套、啟動區管理服務配套設施(城廂區)項目征收土地預公告,擬征收土地總面積9.5068公頃(142.6畝),具體內容如下;
莆田市城廂區人民政府關于綬溪公園狀元廣場周邊配套項目征收土地預公告
莆城征預公告〔2023〕15號
為實施城廂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國土空間規劃和專項規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現發布關于綬溪公園狀元廣場周邊配套項目征收土地預公告:
一、征收土地的范圍、目的
1.擬征地面積:擬征收土地總面積7.4870公頃。
2.征地范圍:東至規劃綠地,西至規劃綠地,南至規劃綠地,北至規劃綠地。具體位置詳見勘測定界圖。
3.項目用地涉及龍橋街道延壽村集體所有土地(具體以土地現狀調查結果為準)。
4.征地目的:本次征收集體土地用于綬溪公園狀元廣場周邊配套項目,為政府組織實施的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建設需要,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五條規定。
二、其他事項
擬于2023年6月8日至2023年6月22日由龍橋街道辦事處組織有關部門進行土地現狀調查,有關單位和個人應予積極支持配合。
本公告之日起,凡在擬征收土地范圍內搶栽、搶種、搶建等,一律不予補償。
本公告在征收土地涉及的龍橋街道辦事處和延壽村集體經濟組織所在地予以張貼,村集體經濟組織應及時將本公告內容通知被征地的單位和個人。
本次征收土地的實施征地單位為龍橋街道辦事處,龍橋街道辦事處按法定程序組織開展現狀調查、征地社會穩定風險評估、補償登記、簽訂協議等相關土地征收法定程序。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發布本預公告,該項目征收事項以本公告為準,原發布的土地征收啟動公告(莆城征啟公告〔2021〕3號)作廢
公告期自2023年6月8日至2023年6月22日。
特此公告。
附:勘測定界圖
莆田市城廂區人民政府
2023年6月8日
莆田市城廂區人民政府關于綬溪公園啟動區管理服務配套設施(城廂區)項目征收土地預公告
莆城征預公告〔2023〕16號
為實施城廂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國土空間規劃和專項規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現發布關于綬溪公園啟動區管理服務配套設施(城廂區)項目征收土地預公告:
一、征收土地的范圍、目的
1.擬征地面積:擬征收土地總面積2.0198公頃。
2.征地范圍:東至規劃綠地及規劃道路,西至規劃綠地及規劃道路,南至規劃綠地,北至規劃綠地。具體位置詳見勘測定界圖。
3.項目用地涉及龍橋街道延壽村集體所有土地(具體以土地現狀調查結果為準)。
4.征地目的:本次征收集體土地用于綬溪公園啟動區管理服務配套設施(城廂區)項目,為政府組織實施的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建設需要,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五條規定。
二、其他事項
擬于2023年6月8日至2023年6月22日由龍橋街道辦事處組織有關部門進行土地現狀調查,有關單位和個人應予積極支持配合。
本公告之日起,凡在擬征收土地范圍內搶栽、搶種、搶建等,一律不予補償。
本公告在征收土地涉及的龍橋街道辦事處和延壽村集體經濟組織所在地予以張貼,村集體經濟組織應及時將本公告內容通知被征地的單位和個人。
本次征收土地的實施征地單位為龍橋街道辦事處,龍橋街道辦事處按法定程序組織開展現狀調查、征地社會穩定風險評估、補償登記、簽訂協議等相關土地征收法定程序。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發布本預公告,該項目征收事項以本公告為準,原發布的土地征收啟動公告(莆城征啟公告〔2020〕9號)作廢
公告期自2023年6月8日至2023年6月22日。
特此公告。
附:勘測定界圖
莆田市城廂區人民政府
2023年6月8日
相關新聞
近日,在莆房網論壇網友爆料,莆田市綬溪公園片區開發建設項目城市設計,其中莆田唯一公園城市綜合體、綬溪公園十六景備受關注,一起先睹為快!
▲綬溪公園六區十六景
莆田市內唯一公園城市綜合體,以“城市公園+”為理念,復合多種功能,打造莆田公園城市綜合體。片區主要功能可分為文化體驗、生態休閑、城市服務三大板塊。文化體驗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側濱水古村片區,生態休閑集中在中部共享農業園,通過水系及景觀大道實現南北向的生態功能滲透;城市服務板塊分布在片區南側,為居民提供綜合性的城市服務。
▲綬溪公園規劃
延壽村:狀元文化片區
塑造狀元文化ID:以狀元文化為核心,塑造品牌ID,打造文化景點,強化狀元文化普及。
狀元文化演繹:精心策劃演繹狀元生活、求學、高中、回鄉等鮮活場景,強化游客體驗。
項目構成:“妙手冠絕”及第廣場、“綬溪釣艇”狀元碼頭、“文心雕龍”延壽狀元文化館、“文曲憑欄“文曲星國學堂、“晨鐘書聲”萬卷書樓、“延壽夕照”延壽橋、“盛世禮贊”風云秀、“古井映月”狀元井。
▲十六景——“盛世禮贊”風云秀
▲狀元文化片區
▲十六景——“好客蒲仙”游客中心
▲十六景——“獨具匠心”民俗文化村